从尼赫鲁到莫迪的变化,也反映了印度几千年的缩影。
但是甘地是一种不同的旧帽子。19世纪末,他去了欧洲学习。完成学业后,他回到印度成为一名律师。事业之初未果,他又去了南非,感受种族歧视的痛苦。1915年,他再次回到印度,开始前往南亚大陆。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源于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他将基督得救的思想与现实相结合,完成了基督思想的印度教。
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你打我,我不还手;你骂我,我假装听不见;可我就是不听你指挥,坐在那里陪你。因为印度人习惯苦思冥想,被瑜伽附身,不在乎这种生活。所以说到干货消费,印度人在地球村里没有对手。
03尼赫鲁家族
莫拉尔频繁访问欧洲,甚至与欧洲名媛有染。但他知道,只有当律师,他的人生才达到巅峰;要想有所突破,我们必须为印度人做点什么。
首先,尼赫鲁见过赫鲁晓夫。1952年,还没有登上苏联最高权力宝座的赫鲁晓夫访问印度,他和尼赫鲁上演了政治家间最高级别的恩爱秀。
看下图:互相喂饭,像热恋中的恋人,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1971年,印度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当任何一方受到攻击或受到攻击威胁时,缔约双方应立即互相协商,以消除威胁”。相当于拉苏联给印度背书,印度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拆散了巴基斯坦,成为印度历史上的重头戏。
尼赫鲁的家庭,自始至终,都是典型的精英家庭,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虽然他们从外部得到很多好处,但内部矛盾也不少,腐败严重。
在腐败的印度政坛,莫迪看起来像白莲花,是个清官。
莫迪出身于低种姓,代表着印度的大多数人。虽然结了婚,但因为反对包办婚姻而出走,留下妻子在家乡教书几十年,代表了印度求变的思想。同时,他是一个教派的成员,代表传统的印度信仰;无儿无女,自称献身印度,也有能力。
莫迪其实有很多矛盾,既传统又现实,既独立又世俗。同时,他的禁欲和克制掩盖了印度政坛的诸多腐败阴影。
从尼赫鲁到莫迪,印度陷入了命运的循环。破局,要么莫迪成功,在工业化道路上狂奔,完成崛起;要么回到自古以来支离破碎的状态,冥想来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