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打开宇宙之门,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时,我感觉自己穿越了另一个时空。宇宙的美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悬在其中,平静、美丽、和平。看到这样的一幕,我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感觉。
舱外活动是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之一。只有掌握了技术并进行了操作,我们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太空探索。2008年,中国首次开展宇航员出舱活动,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宇航员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此后,神舟12号机组人员进行了两次舱外活动。2021 11月,接力棒移交给我们的神舟13号机组。
出境活动定于北京时间11月7日下午举行。这一天的计划既科学又紧凑。我们三人的分工是:01宇航员翟志刚负责机器人手臂的操作;02宇航员-我想爬到操作点进行协同操作,并对上下机械臂进行人体工程学验证;03航天员叶广福负责为核心舱提供支持。舱外活动的设计时间为6-8小时,在此期间只能补充500毫升水。
在登陆当天,经过简单的卫生清洁和用餐后,我们立即在登陆前进行密集准备,包括客舱内状态设置、客舱外服务状态设置、节点舱内货物分拣、登陆手册的编制以及对登陆活动程序的快速预判。在高度紧凑的工作节奏下,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16时30分,翟志刚指挥官和我进入天河核心舱节点舱,进入舱外航天服,并在退出活动前开始最后的“穿越大门”准备。叶光复也在核心模块的机械手控制台前就位。
“打开出口门并开始出口活动。”
18时51分,翟志刚司令员打开天河节点舱门,开始撤离。这是13年后第二次执行该命令。当他走出机舱时,他自信地向我们和地面报告:“02,03,这里是01,我已经走出机舱,感觉很好。”
我马上明白了,回答说:“我是02岁。我马上就要离开船舱了。我感觉很好。”叶光复也用一颗敏锐的心回答:“我是03岁。下次离开船舱的时候感觉很好。”
随后,指挥官安装了限足器,我协助指挥官确认指挥官在舱口安装了机械臂,并转移了双臂组合适配器和悬挂装置,以便这次安装。机器人手臂慢慢离开舱口,移动到操作点。我很快就会离开舱口。
20:28,我走出节点隔间门,将手臂稳定地支撑在圆形扶手上,我的身体完全处于广阔的空间中。我兴奋地报告:“02号已经离开了机舱!”《大地曙光邮报》回答说:“曙光明白。你在02年感觉如何 ”我回答说:“02感觉很好!”曙光回答说:“曙光明白。”然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和宇航员支持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离开船舱的那一刻,宇宙的美丽让我震惊。宇宙的深远自然是出乎意料的,宇宙的宁静是无法想象的。这种感觉是神奇而美妙的。
[趣新闻]
我一浮出船舱,身体就立刻飞了起来。我甚至想知道如果我没有牢牢抓住扶手,如果安全绳断了,我是否会像外星人一样飞到另一个星球。船舱外的宇宙是如此的安静。如果我没有听到同伴的呼唤,如果我没有在耳罩中不时听到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声音,我几乎会忘记外部世界的存在,完全融入一个新的自我。在那一刻,我似乎不再是我了。在那一瞬间,太空中似乎只有一个我。因为这一次,我真正实现了在太空行走和“伸手去抓星星”的梦想!此时,太阳从我身后照耀,将我、空间站、舱外服务的“黄金”、宇宙的“深度”和地球的“蓝色”融为一体。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我非常激动:美丽的空间,我来了!
然后,我开始自主转移,从第三象限节点舱出口的圆形扶手开始,沿着主路径转移到小立柱部分的第四象限,然后向操作点移动。
继续,继续!自主转移的过程与地面水下训练有所不同。服装安全绳的操作和攀爬速度的控制尤为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时间过得很快。我到达了作战点,慢慢地将身体偏转180度,为翟志刚指挥官到达作战点腾出空间。在等待总司令到来的同时,我们也有一点时间来欣赏太空之美。宇宙如此美丽,如此深邃,以至于人们对它着迷。神舟13号载人飞船、核心舱的小立柱部分、大型柔性太阳翼、天舟3号货运飞船的太阳翼和移动的大型机械臂,以及指挥官和我,构成了一幅梦幻般的画面。在这幅画中,有科技之美、勇气之美、追逐梦想之美!
机器人手臂采用“地面控制为主,在轨宇航员为辅”的方案,支持舱外作业。指挥员到达操作点后,驾驶室内的叶光福通过操纵台控制操纵器调整操作位置。指挥官干净地完成悬架装置的安装,完成双臂组合适配器的安装,并通过通电测试。今年7月,空间探测器模块对接入轨道后,它携带的小机械臂可以通过双臂组合适配器与大机械臂连接,形成级联组合机械臂。在机器人手臂表面爬行功能的支持下,它可以完全进入空间站的外表面。
地面确认悬挂装置已锁定双臂组件适配器后,指挥官和我爬上并装载操纵器返回舱口。我在舱口附近的操纵器上进行了典型的操作测试。站在“星形部分”——机器人手臂的限足器上,看着广阔的空间,我感到奇怪的安静。测试结束后,站在机器人手臂的脚限制器上,我忍不住张开双臂拥抱梦想空间。你能看到的空间是美丽的,你能用手臂拥抱的空间更美丽!
2时20分,叶光复打开机舱内双向承压舱门,进入节点舱。他激动地说:“我是来接你们的。来吧,接受03的拥抱!”“感觉良好骑行小组”紧紧拥抱在一起,眼里含着泪水。就连这位消息灵通的指挥员也在此时兴奋地和我们一起跳起了“圆圈舞”。
艰苦的训练只是为了走出机舱的那一刻
一切都是全新的。从那时起,我回到了离开十多年的教室,拿起了太空飞行课本。几十门课程都需要考试,所有科目都必须通过。然而,这只是一个入门级考试。后来,挑战生理极限的训练项目接踵而至:眩晕的前庭训练、泰山式离心训练、接近真空的低压训练
超重耐力训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训练计划。在成为宇航员后的训练过程中,从最初的4克到后来的6克再到最后的8克,每一个都比另一个更难-8克意味着你必须在30秒内承受相当于自己体重8倍的重量。当离心机开始旋转的那一刻,我的脸被巨大的离心力改变了,好像那不是我自己的脸。就连我眼中的泪水都流了出来。八倍于我体重的重量压在我的胸部,使我呼吸困难。尽管如此,我总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培训成绩也成功地从二级提升到一级。在得知考试结果的那天,我兴奋地在日记中写下了“离心机评估一级”。
我仍然无法忘记我们为了离开船舱而进行的水下训练。水下训练是一项费时费力的项目。参与者应克服水下10米处的水阻力,并进行4-6小时的操作训练……”所有训练科目都已完成,水可以释放每次按照科研人员科学渐进的训练方案完成训练课目时,当听到训练指挥员“达标”的命令时,虽然身体很累,但训练达标后的兴奋是无法形容的。我知道坐离心机离开机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每个宇航员都渴望在太空中迈出这一步。作为宇航员的飞行长袍,一套合适的舱外服装是顺利成功进行舱外活动的关键。为了实现人体服装的最佳适应性,我们需要在40 kPa的压力下持续进行舱外服务操作的培训。舱外服务经常被打开和关闭,气液组合插件被插入和拉出。他们反复不懈地训练,以便在离开驾驶室的那一刻方便自如地操作。
布局设计:陈晓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