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是用什么挖掘的机械,盾构机一天可以推进多少米?
盾构机一般每天最多推进20米。
盾构机根据工作原理一般分为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局部气压、全局气压),机械式盾构(开胸式切削盾构,气压式盾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异型盾构)。用盾构机进行隧洞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
隧道初喷方法有几种?
隧道初喷方法一般分干喷、潮喷、湿喷和混合喷四种。主要区别是各工艺的投料程序不同,特别是加水和速凝剂的时机不同。
干喷:
干喷是将骨料、水泥和速凝剂按一定比例干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使干集料在软管内呈悬浮状态压送到喷枪,再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以较高速度喷射到岩面上。干喷使用的机械结构较简单,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容易。但其缺点是容易产生较大的粉尘,回弹量大,加水是由喷嘴处的阀门控制的,水灰比的控制比较难而且与操作手的熟练程度有关。
潮喷:
是将骨料预加少量水,使之呈潮湿状,再加水泥拌和,从而降低上料、拌和和喷射时的粉尘。但大量的水仍是在喷头处加入和喷出的,其喷射工艺流程和使用机械同干喷工艺。目前施工现场较多使用的是潮喷工艺。
湿喷:
是将骨料、水泥和水按设计比例拌和均匀,用湿式喷射机压送到喷头处,再在喷头上添加速凝剂后喷出。湿喷混凝土质量容易控制,喷射过程中的粉尘和回弹量很少,是应当发展应用的喷射工艺,但对喷射机械要求高,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较麻烦。对于喷层较厚的软岩和渗水隧道,则不易使用湿喷。
混合喷射:
又称水泥裹砂造壳喷射法,它是将一部分砂加第一次水拌湿,再投入全部水泥强制搅拌造壳;然后加第二次水和减水剂拌和成SCE砂浆;将另一部分砂和石、速凝剂强制搅拌均匀。然后分别用砂浆泵和干式喷射机压送到混合管混合后喷出。混合喷射是分次投料搅拌工艺与喷射工艺的结合,其关键是水泥裹砂(或砂、石)造壳技术。
混合喷射工艺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与干喷工艺基本相同,但混凝土的质量较干喷混凝土质量好,且粉尘和回弹率有大幅度降低。但使用机械数量较多,工艺较复杂,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很麻烦。因此混合喷射工艺一般只用在喷射混凝土量大和大断面隧道工程中。
由于喷射工艺的不同,喷射混凝土强度不同,干喷和潮喷混凝土强度较低,一般只能达到C20而混和喷射和湿喷则可达到C30~C35。
隧道是怎么挖的?
采用盾构施工方式。在江边挖出施工井,采用盾构机械在施工井底横向掘进,旋转刀头在江底数十米地下慢慢掘进,每进0.8-1.0米就停下来设置筒壁,直至对岸。目前世界上最大盾构的直径是上海过长江的隧道盾构机,直径12米
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盾构机?
船蛆是一种软体海洋动物,状若蠕虫,最长一米多,头部一对像钻头的石灰质硬壳,能将木材锉成木屑,它曾毁掉哥伦布半只船队。然而这个令人讨厌的家伙,却为盾构机的发明带来了灵感。
18世纪末,英国人计划修建一条横贯泰晤士河的隧道。但以当时的条件,修建如此规模的河底隧道简直比登天还难。开工不久,就因施工问题而停工。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是个有心人,他通过观察船蛆钻洞的现象获得了灵感,提出盾构掘进隧道原理,并取得了专利。
1818年,布鲁诺尔完善了盾构机械系统,设计出全断面螺旋式开挖的封闭式盾壳。五年后,他重新拟定泰晤士河隧道计划,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盾构机:盾构断面高6米8,宽11米4。万事俱备,即将施工。布鲁诺尔的盾构机能顺利完成泰晤士河隧道施工吗?
1825年,工程师布鲁诺尔发明的矩形盾构机,首次应用于泰晤士河隧道工程。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水底隧道施工,刚开始还蛮顺利。然而,在修建过程中却遇到很大困难,河水灌进隧道及瓦斯爆炸,造成了人员伤亡。但布鲁诺尔并没有气馁,他总结经验并着手改进盾构机。
漫长的七年过去了,矩形盾构机更加完善。1835年,经过改良的盾构机再次投入使用,又是数年的精心施工,终于在1843年建成泰晤士河水底隧道,从开工到竣工整整用了25年。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采用盾构技术挖掘的隧道,是工程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而这台盾构机,是人类隧道施工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为表彰布鲁诺尔的伟大贡献,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授予其爵士爵位。如今这条隧道仍在服役,还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关于【隧道是用什么挖掘的机械】和【盾构机一天可以推进多少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