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萨默斯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以中文“仰望宇宙之大,俯视范畴之盛况,令人赏心悦目,也相信可乐”,同时还配以意大利语和英语翻译。
萨默斯。
据说这张照片像是在太空拍摄的中国渤海湾和北京市的白天和夜景的照片。 配文来自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集序》。 萨曼莎说:“抬头看,我看到了宇宙的广阔; 低下头,我看到了世界的很多。 眼晴飞扬,心胸开阔,感官愉悦达到高峰。 确实,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
海上演习结束后,萨默斯及其两位同事几乎用中文接受了媒体采访。 她的中文名字叫“莎”。 她说,这次训练是她的“第一次机会”,她用中文向同组的刘旺陈冬表示感谢,希望“将来有很多一起训练的机会”。
两年后,萨曼莎应北京邀请访问了当地的高中。 访问清华大学期间,她被邀请到该校宇宙航空学院“起航礼堂”,向师生讲述了探索宇宙在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的有趣故事。 她强调了团队精神在宇宙中很重要。 对她来说队友不仅是同事,还是朋友和家人。
在为北京理工大学师生做讲座时,一名学生问,作为大学生,我能为航天事业做些什么。 萨曼莎回答。 “你们掌握先进知识,经常勇于创新,就是在为人类未来的航空航天事业积蓄力量。 ”
科尔曼,作为一名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了六个月的女宇航员,在祝福视频中,希望大家能记住王亚平在空间站生活的感觉。 “在宇宙中看窗外,可以看到星星,可以看到地球,几十亿女人也和你一起看着窗外。 ”科尔曼还表示,太空生活是一种魔法,中国女宇航员也能产生共鸣。
2016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 当时驻扎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宇航员大西卓哉通过电视新闻看到“神舟十一号”发射的新闻,感到“中国真好”时,听到空间站站长说:“我们不再孤单了。” 他还发现,在广袤宇宙的角落里,还有另一艘宇宙飞船,乘坐着两个宇航员,当这个画面铭刻在脑海里时,非常兴奋。
2017年8月,萨默斯在山东烟台参加海上救生训练。 图源:新华社
2017年8月,他和萨默斯一起参加了在山东烟台的海上救生训练。 他说,在中国,“我们和其他16名中国宇航员朝夕相处,住一户人家,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业余时间也一起在海滩散步聊天。 才过了两三天,我就觉得自己成了大家庭的一员。”马蒂斯非常赞同这种“大家庭”式的训练模式。 他认为宇宙飞船内有来自各个国家和背景的宇航员。 大家都认为在封闭的空间里一起工作生活半年多,只有经常互相了解,保持专业性,整个团队才能取得成功。
出品:南都即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