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北京市明确提出,为深入贯彻“双减少”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换,以此作为落实“双减少”工作的重要契机,促进校内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去年9月,北京市完成了第一个东城和密云两区示范,今年2月完成了西城海淀朝阳大兴文都区和燕京六区示范,今年8月被全市全面推挤。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介绍说,从跟踪评价效果来看,参与交流循环的干部教师中,90%以上对交流循环整体认同感高,适应性强,与新单位的同事交流顺畅。超过90%的骨干教师在交流开始后“自己在职业发展中获得了新的收获”,“能促进教师职业的快速发展”,“能感受到更大的职业成就感”,“给新工作场所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给新工作场所带来了新的教育教育教育资源”,促进了新工作场所学科教育水平的提高。
据悉,这项工作开始以来,北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使城市名校优质干部教师向普通学校农村学校转移。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团体学校供给向学区供给,教育集团供给,地区供给转换,扩大优秀干部和优质教师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推进整个校内教育。
为了更有效地对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北京市各区在推进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学区教育集团全区各级干部教师交流交班的供需清单,建立了干部教师资源供求台账,协调交流循环干部教师完全一致。
为了帮助教师自主发展,北京市在政策推进过程中明确交流教师的期望目标和关键,对交流教师进行程序管理,有助于使真正合适的干部教师流入真正需要的学校。自下而上调动教师和学校交流的积极性。同时,北京市各区积极协调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相关配套措施,提供政策支持,统筹编制管理,改进岗位管理方法,改进公开招聘方式,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有效解决制约交流周转的制度难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