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工程机械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山西煤老板没落]一夜暴富,能源榜单严重低估了山西煤商资产

时间:2023-02-26 作者:admin666ss 点击:41次

那时候煤的价格是按小时算的,一个小时的价格和下一个小时的价格不一样。山西一煤老板上山拉煤,被突击检查抓到。十几辆车等了一天一夜才得以通过。那天晚上,煤价上涨了20%,所以他赚了很多钱。

一位山西煤老板回忆,疯狂的时候,电厂洗煤厂的人用蛇皮袋装现金到矿上排队付煤款。如果他们动作慢一点,他们就不会得到号码。

一般来说,当时一吨煤的成本基本是固定的,400元左右。如果按照最高煤价1400元计算,一吨煤的毛收入为1000元,减去每销售100元需缴纳的20%的增值税,合计200元,一吨煤的净利润可达800元。

也就是说,如果设计一个年产30万吨的煤矿,年净收入可以达到3亿元。在这种诱人的利益驱动下,挖坑近乎疯狂。

煤老板们一度翻身。

十年前,他们通常被人看不起。煤价低,去包煤矿被认为是孤注一掷的做法。

一代“煤王”姚巨货,年近50岁下海运煤。正是因为家里穷,母亲得了癌症,妻子得了肺结核,家里还有6个孩子要养,他才干脆辞了公职,做起了煤炭生意。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后,出口锐减,煤炭价格跌至谷底。又苦又累又无利可图的煤炭行业让大家避之不及。有人形容当时的情况是,给村主任送一根红塔山的烟就能拿下一个煤矿。

“煤老板”这个名字是2005年左右才有的。

当时,山西努力引进外资投资山西煤炭,推动煤炭企业产权和股权多元化。出现了真正的民营煤矿主,之前都是挂靠乡镇的。

投资人大多来自浙江北京山东等地,一般只负责交钱。浙江的投资者中,温州人居多。

下一级是具体的生产组织者,承包一个矿,组织民工生产。

在这样的链条中,没有企业,更没有企业家,只有资源的“载体”——,在合同期内获得最大利益,然后离开。

/既有利可图又有风险/

在大势面前,很多人的命运被改写了。

一些小学没毕业的煤老板,前几年还在债务中挣扎,一夜暴富。人们通常用两个词来形容:一夜暴富,不计其数。

但有能源专家看了这份榜单后指出,能源榜单严重低估了山西煤商的资产,山西至少有20家民营煤商资产在10亿元以上!

胡润坦言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认为煤矿行业透明度不高,这是从公开信息调查得出的结论。

和奢侈品上挥金如土的煤老板似乎是天生一对。

许多煤老板强烈地感觉到,在他们生意兴隆的同时,煤矿这个赚钱的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在小说《神木》中,作家刘庆邦用甘蔗来比喻矿工的生活。一根甘蔗只甜三五天,一个人最好的时光也不过三十岁。在矿上工作就像吃甘蔗,吃最甜的部分,把渣滓吐出来。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来袭,全球经济下滑,煤炭需求疲软,产能严重过剩,价格快速下跌。

自2009年以来,山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煤炭企业重组。重组后,全省矿井总数由2598个减少到1053个,矿主由2200多人减少到130人。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淘汰。

房地产主要是商品房的投资,基础设施是道路桥梁机场等的建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2009年的“4万亿元”刺激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突然激增,这大大降低了房地产投资

2011年,商品房市场“金九银十”的热闹景象也已经褪去,地方债务问题和高基数压力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问题。进入秋季,已经产能过剩的钢材价格率先下跌,前两年风光无限的水泥需求也开始下滑。

可以说2012年的煤老板们腹背受敌,四面楚歌。当煤炭红利期结束,寒冬来临,接受整合是唯一出路。

这些退出历史舞台的煤老板,手里拿着上千亿的卖矿“黑金”,进入了犹豫期。

/流浪的“黑金”/

山西曾经因煤而兴,但也受困于煤。山西煤老板也是如此。

煤老板游走在政策的灰色空间,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曾经发了大财的暴利局面,让他们失去了兴办实业不断创新的耐心。

他们很难找到第二个行业,像煤炭行业,周期短,利润高。

有煤老板声称,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他们做了三步:第一步,尽快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二步,进入大行业,第三步,进入投资领域。

而且小煤矿是有利润的,但是属于粗放经营。而高技术服务业,既需要精细化管理,也需要技术门槛。显然,如果人才和管理技能跟不上,就有很大的商业风险。

电影《西虹市首富》中,十八线门将王多宇意外得到了300亿的遗产,前提是每个月花掉10亿。王多宇突然发现,花钱没那么容易了。显然,煤老板们陷入了和王多玉一样钱多又无处花的困境。

无论如何,煤老板手里的钱需要找到出路。

房地产是他们早期最喜欢的行业。山西某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退休煤老板至少有60%的现金投入了房地产。

那些年投资房产的收益,不必过多描述。不差钱的煤老板买就行了,不需要后续打理。

他们也养成了“囤房”的习惯,偏爱高档住宅别墅和商业地产,只买不卖,享受租金和资产增值。

而且他们一旦看上某个项目,也会对这个开发商开发的其他项目产生偏好,往往会买整层整栋,“就像买大白菜一样”。房地产大亨潘石屹也公开承认,SOHO客户有一半是山西人。

小额信贷业务对煤老板也很有吸引力。

煤老板对影视行业的投资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

对于煤老板来说,“拍电影”就相当于“识字”。投资电影本来纯粹是为了摆脱本土老板和暴发户的名声。

煤改后,这条路成为煤老板们寄予厚望的转型方向和生存之道。“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电影《甲方乙方》结尾的这句台词曾经风靡全国。现在回想起来,恐怕说出了很多影视从业者的心声。

在煤老板和电影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是贾,著名导演,山西临汾人。2009年,贾驻京办经常有山西老乡上门,焦急地问他:“如果煤矿关闭了,手里有现金,怎么办?”而最差的一个煤老板手里有3亿。

香港导演董成义曾经遇到一个煤老板,他带着一整箱现金,想投资给他拍一部电影。东胜义拒绝了,不是他缺钱,而是他不敢要煤老板的钱。

2010年,是娱乐圈煤老板们的“最后狂欢”。接下来的一年,电影行业总投资骤降,被视为煤老板们要走的信号。

前段时间,攸县天天就地解散也和煤老板有关。导火索是山西东辉能源集团承诺的2亿投资没有及时到位。

互联网的煤老板自然不会错过。从前有个姓黄的煤老板,在华旗买了房子

在这种氛围下,黄老板听说美团的团购业务后产生了兴趣,创办了阿姨团。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开始烧钱打价格战,几乎每一单都是亏本买卖。

直到王兴拿到5000万美元融资,黄八才沮丧地承认:再有钱也玩不过资本。14个月后,他亲手关停了烧了2500万的阿雅集团。

还有一种类型开始了现代资产的转变。投资日化品质和新鲜度所涉及的现代农业板块只是煤老板众多产业布局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现在转型的大头集中在新能源和新材料上。

山西一代“煤王”姚家的氢能转型,就是典型。

煤炭行业没落,煤王也受牵连。2009年,姚家的美锦能源营收为8.7亿,同比下降49%。随后几年,企业资产负债率多年保持在40%。2018年,美锦能源股价一度跌至3.11元,为历史最低。

他认为,传统能源可以往两个方向走,一个是“吃干榨尽”,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使其更加清洁;另一个是转型探索和清洁能源的协调发展。他选择了后者,决定让美锦能源与时俱进,“变废为宝”,而不是走传统煤企的老路。

在传统煤化工中,焦炉煤气在炼焦过程中可以产生50%以上的氢气,原本是作为废气排放的。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氢能是远比电能更清洁更方便的能源燃料。

但当时没人看好这个市场,大家都在看美锦能源的运作。2017年,经过两年的研究,美锦能源直接以现金方式收购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佛山飞驰汽车51%的股权,切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领域。

金能源布局氢能全生命周期“研发;d-制造-商业应用”。通过低成本工业制氢和加氢站布局,努力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构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

由此,美锦能源依托新兴氢能产业的华丽转身,逐步建立了“煤-焦-气-化”循环发展生态圈,并将其市值提升至660亿。

但由于原矿稀缺,锂电池成本较高。一辆30万的新能源车,可以花10多万的动力电池。同价位的燃油车,一个发动机的成本也就一两千。电池高昂的价格严重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盈利能力,是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降低电池成本。钠离子电池的原料储备更加丰富,估计成本可以降低一半。

无烟煤成为两者之间的纽带。华阳无烟煤年产能4170万吨,品质优良,含碳量高,杂质少,是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最理想的材料。

两人进一步了解后发现,一个有钱有原料,一个有技术,简直一拍即合,华阳股份成为中科海纳第二大股东。由此,华阳股份获得“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军企业”和“第一钠离子电池材料”称号,成功转型新材料方向。

/摘要/

[山西煤老板没落]一夜暴富,能源榜单严重低估了山西煤商资产 热门话题

时代造就了煤老板,也吞噬了大部分。煤老板现象的本质是跳过了正常的财富积累过程,缺失了自我教育认知打破格局打破的必要过程。

在贾的电影《山河故人》中,煤老板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张道乐,就是“美元”的音。煤老板懂英语,但不多。他只知道钱。

煤老板的命运随着时代的洪流起起落落。但无论如何,普通人很难对煤老板感同身受,至少煤老板手上还有钱。一位煤老板坦言,即使不投资,赚的钱也绝对不会花。

再者,资本是逐利的。在煤炭行业的暴利面前,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些人小心翼翼,安

虽然这个煤老板群体已经逐渐消失在历史洪流中,但似乎每个时代都不缺煤老板。抓住时代机遇的不就是现代煤老板吗?

参考资料:

1.颜楷《最后的煤老板》

2.刘戈《从煤老板到晋商有多远?》

3.郝文君《煤 煤老板 新晋商》

4.廖《山西煤老板的转型烦恼》

5.华夏时报《煤老板逃离京城房产》

6.决策探索《千亿游资觅"钱途" 煤老板还是喜欢"买房子"》

7.何一凡陈建芬《煤老板的“第二桶金”》

11.风岛《山西首富往事》

12.36Kr 《山西首富,“氢”装上阵》

13.爱金融学会《煤老板们的花样年华》

14.五环外《北方老钱的“复仇”:新能源背后的旧爸爸们》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